衡阳上班族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0216|回复: 0

共享经济真的是在走O2O的老路吗?

[复制链接]

2558

主题

45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1481
发表于 2017-8-17 22:03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最近,小火了一把的共享睡眠,出师未捷就遇到了政策问题。不过没关系,共享图书已经接上了热点。
在共享经济的东风下,传统行业似乎都迎来了互联网化的机会。甚至连独立APP都不是必需,只要一个公众号或小程序就可以搭上共享经济的大船。这情形,一如当年的疯狂的O2O。
共享经济真的是在走O2O的老路吗?
其背后的逻辑是移动支付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支付工具,它演变成了最大的创业开放平台。基于LBS和移动支付,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完成线上迁移。
问题是,并非所有的产业都适合这么做,一如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。风口的狂欢过后,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。
1、共享一切

腾讯曾经有个愿景,叫连接一切。这个目标已经被微信支付基本实现了。站在微信支付肩膀上的,是2014年的O2O大战和如今的共享大战。微信能连接一切,创业者们就敢共享一切。只要把传统的租赁搬到线上,加一把能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打开的锁,再把时间单位切割到以小时计,一个共享经济项目就初步成型了。
从这个角度看,移动支付的普及,才是近几年互联网创业最重要的切割点。
眼看着摩拜和ofo融资一轮轮地拿,估值翻倍比翻书还快,创业者们脸红心跳,如何能够淡定,共享单车这个赛道显然人已经太多了,好在还有共享经济这个大赛场。只要贴上“共享”这个标签,就算是买好了入场票。
基于移动支付这个创业开放平台,创业者们开始了狂欢。
继共享单车之后,共享汽车、共享平衡车相继出现。作为极少数的刚需高频领域,出行场景几乎已经被瓜分殆尽。
共享充电宝是第二个站上风口的。短短几个月之内,腾讯、红杉、金沙江、SIG 等都出现在了这个阵营中。腾讯先后两次投资小电,陈欧则几乎把街电当成了自己的二次创业。
共享经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开来,共享雨伞、共享篮球、共享睡眠、共享图书先后成为讨论热点。7天实验站一本正经地提出了一个未来构想:让我们共享猫咪吧。
情况和当年的O2O变得越来越像。
整个故事的行为模式陷入了一个固定套路:某个领域出现明星项目,投资人提取和包装出一个概念,创业者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把这个概念无限发散,套用到所有能套用的领域。
O2O没有错,共享经济也没错,它们都只是被概念化的背锅侠。
庞大的潜在用户基数、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越来越强力的资本,把中国的创业者们逼进了一个怪圈:找风口,扎堆进去,忽悠投资人,找接盘侠。就连曾经是一股清流的技术派创业公司,如今也被人工智能拖下了水。
2、门槛低,真的吗?

低门槛、好进入、资本热捧,这一度是O2O和共享经济被公认的几大特征。但现在回过头看,真的如此吗?
以最先火起来的共享单车来看,它所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。以太资本CEO周子敬曾经谈到,共享单车确实激活了一个沉睡市场,这是他眼中好赛道的核心要素之一。“以前我怎么都想不到会去骑自行车,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。”
如你所见,共享单车的洗牌期已经开始了,老的选手已经有人退出,新的公司仍在入局,曾经只是句吐槽的“共享单车的瓶颈在于颜色不够用”,居然真的被七彩单车和黄金单车阐释了。
直到现在,仍然有人认为共享单车没什么门槛,因此这个市场最终能够容纳多家企业同时存在,遗憾的是,他们似乎忽略了头部效应的存在,互联网的一个铁律是,老大老二打架时,掉队的往往是老三。
QuestMobile 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中,ofo和摩拜分别以3845万和3432万月活在共享单车6月份的用户规模中排在前两位,而TOP榜中其他6家企业的月活总和也只有1320万,不足摩拜的三分之一。
第二个站上风口的共享充电宝,确实是一个生意,但可能不是一个大生意。目前唯一一个获BAT投资的充电宝企业是小电,金沙江也是他们的投资方。在一次采访中,我问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怎么看待共享充电宝的项目,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:不是我投的,不评价。
尽管手机充电是一个日频级别的需求,但在现阶段,租用充电宝仍然更多是临时性的偶发需求。当然,未来共享充电宝发展到有足够的密度时,事情可能会有新的变化。
至于那位认为“藏伞于民是好事,他们会在下雨时拿给同事朋友”的共享雨伞创始人,他更像是选错了创业方向,熟人社交可能更适合他。尽管做着分时租赁的生意,但他似乎没考虑过利用率这回事。
所以,共享经济的门槛真的那么低吗?我们可能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。不过,一个可以参考的事实是,O2O的门槛没那么低,这是血淋淋的死亡潮已经证明的。
和重资产运营的共享经济不同,本质上O2O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双边市场。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流量,另一方面要规范好平台上的服务提供者。淘宝已经告诉我们,双边市场最需要运营能力,这本身已经是一个足够高的门槛。
其次,真正的高频需求太少,伪需求太多。最有力的刚需大概只有外卖、出行、到家几个领域,这也是饿了么、滴滴能够成为巨头的原因。中低频次的需求则例如美业、按摩、家政等,因此河狸家、点到、e家洁等公司,经历了几轮洗牌还顽强地活着。
如果需求不算太高频,那就一定要足够切合场景。
只有本身就是上门场景的服务,才最适合O2O,比如家政、维修。因为在途成本很高。河狸家今年开始调整了价格,不做推广的时候,上门会比到店贵100元左右。
再或者,要有足够的线下优势。一个有力的对比是,曾经的明星项目爱鲜蜂要靠裁员才能撑下来,入局更晚的多点却靠着与物美的联姻,迅速崛起。
3、着急的资本

从滴滴和快的到摩拜和ofo,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,资本正变得越来越强势和激进。唯快不破成了大过天的法则,没有人再考虑企业需要练内功的自我修养。
共享经济在今年迅速成为创业风口的原因之一,是资本的强力助推。
一个被忽略的背景是,大批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期会在今年左右到期。如果手里的钱没全部投出去,就要返还给LP,并且LP不再需要履行出资承诺,基金下次募资就会很麻烦。这个道理,类似于公司市场部每年申请的预算必须花完,不然明年申请时候一定打折。
人民币基金的存续期以7年居多,其中包括5年投资期和2年退出期。但事实上,大多数基金都会在至少第四年的时候,把钱都投出去,因为你很难确定退出期到底需要多久。无论通过IPO还是并购退出,都需要时间和运气。
“如果要创业,今年是个好机会,钱好拿。”一位做投资的朋友说。
以2017年作为时间轴的第四年,这些基金的募资时间应该是2014年左右,那是中国互联网募投退的大年。
那一年,阿里、京东等巨头先后上市,聚美优品和陌陌这样的小巨头也如愿登陆资本市场,与此同时,国内IPO终于放闸,手握股份的VC和LP们迎来了一场国内外同步开花的退出狂欢。
在此之前,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,A股在2013年关了一整年的闸,走出去的中概股也凄凄惨惨,唯品会2012年拼着流血上市,才能顺利登陆纽交所。2013年上市的去哪儿,首日股价暴涨89%,侧面透露发行价应该也是打了狠折的。
大批回笼的资金,自然演变成了新的基金。清科数据称,2014年全年完成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共409支,其中大多数为成长基金。此外,2013年成立的人民币成长基金也有100支左右。
热钱涌动,自然也催生了创业热潮,O2O的概念正是兴起于2014年。
那时候,VC热、众筹也热,到处都有路演,每天都有融资发布会。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,咖啡馆里经常没有座位,邻桌的人在聊的,不是项目就是投资。只要你愿意,O2O企业们的补贴可以完美解决你一天的需求。
这样的虚假繁荣,如今正以一种似曾相识的方式重演。
4、对比O2O,共享经济的优势

现在的共享经济,和当年的O2O非常像,核心都是分时租赁。
共享经济的单车、充电宝、雨伞,是把同一个商品分时段出租给多个用户,收取租金,达到商品利用的最大化。
O2O的上门美甲、理发、洗车、按摩,是把美甲师、理发师等人分时段出租给多个用户,收取租金,希望达到人的利用最大化。
对比O2O,共享经济有三个优势:
(1)、获客成本低
O2O:以河狸家为例,和其他App一样,河狸家的获客也需要购买线上流量,包括应用商店、新媒体和公关PR,引导用户下载App。
共享:以摩拜为例,不同于O2O类应用购买线上流量,摩拜是通过投放单车获取截取线下流量。大多数摩拜用户是先在地铁口,商场门口看到摩拜单车,然后注册下载的。
线下流量成本较线上低很多。充电宝、雨伞等只需支付较低的租金,共享单车甚至没有场地租赁成本,因此,在获客成本上:共享系<<O2O
(2)、解决了服务标准化
对O2O来说,服务标准化很重要,但成本很高。
服务标准化=培训+工具标准化+监督
我曾经体验过58上门理发的服务,他们的座椅,洗头设备都是专门设计的,理发师也有专门的培训体系,同时每个理发小组都有一个58工作人员陪同,进行监督。
手机上门维修,也通常都带着一个摄像头,把维修过程全部录下来,以便后期检查监督。
保证服务的标准化,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。
而对于共享系,分时租赁的不再是人,而是标准化的工业品,服务标准化问题得到了自然的解决。
(3)、资源利用率更高
O2O,将原有的场景强行迁移到了家里。比如理发、美甲、按摩、洗车,原本都是在店里,O2O通过上门服务将其迁移到了家中。
因此,O2O是资源找需求,美甲师、按摩师大量的时间花在路上。只有一个区域内(比如几个相邻小区)需求足够密集,美甲师才有得赚。
共享,仍然保留了自然场景,只是将拥有替换成租赁。比如原来在商场手机没电,用自己的充电宝充,这个场景切实存在。只是现在可以选择租赁充电宝。
因此,共享是需求找资源,在路上的时间分摊给了用户。同时共享系只需要将资源主动铺在目标人流足够密集的地方(比如摩拜-地铁口、充电宝-商场),就能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。
相比O2O,成本方面,共享经济的获客成本、服务管理成本更低;收入方面,共享经济的资源利用率更高。因此共享模式成功的可能性,比O2O要大的多。
5、关于共享经济的猜想

现在的共享经济,是否和O2O一样,“全是泡沫,一触就破”呢?老实说,我也不知道。
可以确认的是,共享经济成功的关键,是资源利用率。因为共享系的主要收入只能是租金。
有人说,摩拜除了租金,还有押金池、还能卖数据、还能给线下商家导量。
(1)、押金池
平均一辆摩拜能吸纳多少押金?很可能约等于车辆成本,那有这么多钱,我直接搞投资去多好,干嘛还做自行车,再用车子的押金把这笔钱收回来,再拿去做投资?图什么?
同时,押金体系会迅速被信用体系替代。充电宝、雨伞都会接入芝麻信用。
PS:同样是吸纳线下流量,微信搞了小程序,支付宝开放了信用体系,百度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?百度地图是个很好的入口啊!
(2)、卖数据
通过线下方式收集数据,成本极高,假设一辆单车1天被使用两次,才产生2组数据,非常有限。
换个角度,滴滴的数据量级、采集成本都优于摩拜太多,滴滴也没靠售卖数据赚到大钱。
(3)、为商家导量
不少人看到摩拜的红包系统,脑洞大开,觉得可以通过红包投放为线下商家导量。比如给你一个红包,让你骑到庆丰门口。看看团购的现状,你就知道这很扯,线上导量都不好使,线下导量的价值能有多大?
好,既然主要收入是租金,我们就来分析下租金。
以摩拜为例:假设摩拜lite成本600元/辆,租金0.5元/次,平均每辆单车每天使用次数为2,一年有效使用时间为300天。
PBP=600/(300*2*0.5)=2
即摩拜lite需要2年收回成本。
假设摩拜lite设计的使用年限为4年,那么摩拜投资的回报率为4年100%,等同于投一个标期4年,年化收益25%的投资标的,还不错,同时,人为损毁、人工调度会使收益有所下降。
但是,以上数据均为假设,而真实的运营数据,官方从未公布过,因此我们很难判定,仅靠收取租金的摩拜是否能过得很好。
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共享经济的盈利是有边界的,小区里单车利用率低于地铁口的单车,二线城市低于一线城市,当资源利用效率低到一定程度,继续投放单车就是亏钱的。
而最近火热的充电宝,刚刚出现的共享雨伞,虽然在小范围的尝试期,财务模型很好看,规模扩大后,利润率一定会下降。
区别在于,单车的边界相对较高,而充电宝、雨伞的边界则相对较低。
因此,最终的结论是,共享经济在一定规模范围内,可能是个好生意,具体有多好,还要看实际的运营数据。
点评:
造出来的风口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想想当年O2O风口的猛烈程度,现在共享系受资本的追捧就不足为奇了。
2015年时,资本寒冬到来,被吹捧了一年的O2O哀鸿遍野,死伤一片。如今,共享经济正处在相似的繁荣和泡沫期,可是仔细闻闻,肃杀之气似乎也不远了。
作者:马海祥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衡阳上班族 ( 浙ICP备13037409号 )

浙公网安备 33032402001003号

浙公网安备 33032402001890号

GMT+8, 2024-12-22 12:10 , Processed in 0.06443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